您当 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绿色养殖 >
为长江大保护贡献宜昌绿色力量
2020-01-15
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,因长江而兴,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,也是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。
由于自然、经济和历史原因,长江沿岸化工企业密布,最近的离长江只有50米;沿岸码头密集,有的是混凝土结构,有的是砂石结构,甚至还有一些是裸露的土石方;采沙厂、水面网箱养殖等也在损耗着长江的能量。这些产业在为宜昌贡献巨大产值的同时,也为这座江城带来了“化工围江”“污锁长江”的困局。
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,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长江带来了转机,指明了方向。
宜昌市委立下“做好长江岸线生态复绿,努力把生产岸线变成生态岸线,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”的目标。从化工产业转型、码头综合整治入手,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。强力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、改、搬,首批已依法关停企业25家,并对全市长江干线及支流337个经营性码头进行治理,依法取缔151个,努力节约利用岸线资源。同时,启动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工程,实施“四季挖窝、三季栽树”,对长江宜昌段需要修复的57公里和两岸1.18万亩荒山进行绿化美化。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,在城区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8个,接受广大市民参加造林绿化、抚育管护、认种认养等形式的尽责活动。出台《宜昌市长江生态复绿工程总体规划》,拓展长江生态复绿空间,向长江支流、交通沿线、边缘荒山进军,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,形成长江宜昌段结构稳定、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,努力让每一条河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,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绿色福利。
5月末,《中国绿色时报》记者自秭归县顺江而下,经夷陵区、点军区、猇亭区、宜都市、枝江市……各地江岸生态景观带绿树成荫、生机盎然,不仅形成了沿江的生态画廊,而且让出了更多生态空间,供人们游赏、休闲。
正如宜昌市委书记周霁所言,宜昌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敏感、最重要又最脆弱的地区之一,肩负着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重大责任。宜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重要指示精神,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劲、韧劲狠抓长江大保护,着力推进绿色发展。
放下斧头,守住山头,护好源头
巩固长江生态屏障
修复长江生态环境,宜昌不仅有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与行动,更有久久为功的信念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升华。
以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为规矩和导向,宜昌坚持“管住斧头、守住山头、护好源头”,从规划管控入手,从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切入,从产业转型升级发力。
宜昌市林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“春雷”、“绿盾”、“五乱”治理、长江生态大保护等林业专项行动,出台《“放下斧头 守住山头”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八条措施》,坚决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,全方位保护森林资源安全。到2017年,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68万亩,低产林改造21.2万亩。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,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,实现了对1321万亩天然林的有效管护。连续23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,松材线虫病总体得到压缩和控制。
一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探索在宜昌陆续出台:成为国内首个出台环境总体规划的地级市,并以人大立法形式对公共绿地、山体和水域进行永久性保护;组建湖北省首个流域水资源综合执法机构,实现跨区域、跨部门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;全面禁止江、河、湖水面网箱养殖,规范渔业和水面养殖业,恢复水系生态健康;大力恢复库区植被,种植多层次保护林带,推进小流域治理,保障水土不流失,重构沿江生态屏障。
上一篇:宜昌市农业打好绿色种养、变废为宝、遏制污染“三张牌” 绿色农业催生“金山银山”
下一篇: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养殖发展